中新网兰州7月22日电 (记者 丁思)“通过推进智慧海关建设,铜精矿入厂周转从18天缩到8天左右,通关时间从5天至10天压缩到平均30小时;企业节约物流等成本已超1亿元;一线作业人员从4-5人减到2人。”22日,兰州海关综合业务一处处长、二级巡视员张军在兰州与媒体分享了这组数据,他说,智慧海关建设推出的系列举措,真正为企业减负增效,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甘肃酒泉的种子搭乘中欧班列扎根欧洲,陇南中药材依托“甘农外贸通”走进中亚,酒泉光伏组件经陆海新通道运往南亚……近年来,兰州海关通过实施“纾困、畅通、赋能”三大工程,以“关长送政策上门”等定制化服务,助力甘肃民营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扬帆远航。
今年上半年,甘肃进口金属矿砂197.7亿元、增长44.0%,占全省进口总值的74.2%。进口镍锍32亿元,增长104.8%。进口镍钴材料12.4亿元,增长65.6%,重点资源性产品进口拉动显著。
张军说,兰州海关始终将推进智慧海关建设贯穿于重点资源性产品监管全过程,在保障金属矿砂等重点资源性产品高效进口方面,围绕进口铁路运输铜精矿监管模式创新,将智慧海关建设成果转化为监管效能和企业便利。
2022年10月,兰州海关推动甘肃主要铜精矿进口企业金川集团,成为全国海关首个“进口铁路运输铜精矿‘口岸+目的地’联合监管”通关模式试点企业;2024年12月,又争取到白银有色集团加入这个试点,同时还增加了试点进口口岸,在阿拉山口一个试点口岸的基础上,增加二连浩特口岸成为第二个试点口岸。该模式核心是“模式创新+科技赋能”结合。
“科技赋能方面,我们用了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进行风险评估,做到风险可控。”张军说,建立了全链条风险防控体系,前段归集境外矿山信息、供应商评价,中段用专门的信息化系统管好在途运输,后段结合企业信用评级;还通过远程监控和执法设备联动,后台就能完成调度、比对这些辅助工作,既强化了监管精准性,也缓解了一线监管资源紧张,这正是智慧海关建设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地成效。
兰州海关还高度重视“甘味”品牌建设和农产品出口工作,围绕助力“甘味”走出国门,从多方面发力,推出“甘农外贸通”小程序和相关服务举措,为农产品出口提供了不少支持。
张军介绍说,“大家关注的‘甘农外贸通’小程序,上线后通过和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合作推广,已经培训了全省160多家农产品企业。我们还根据企业反馈不断优化,新增了菜豆、番茄等种子出口欧盟、美日的附加声明规范表述,优化了界面和加载速度,从质量、效率、便利化各环节发力,推动‘甘味’产品出口既能增量、更能提质。”
“以前是我们追着市场跑,现在是市场等着我们发货。”甘肃陇南文县嘉诚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坦言,正是海关的便利化政策,让企业上半年新增了多个出口订单。
今年上半年,甘肃外贸进出口总值352.1亿元,同比增长33.8%,增速在全国排名第二。其中,出口85.6亿元,增长40.5%;进口266.5亿元,增长31.7%,增速排全国第一。(完)
zengdangguozhongkeyuangujizhuidongwuyugurenleiyanjiusuosuochangdezhouzhongherenwei,zhenzhengduijichuyanjiuyouyidechangqiwendingzhichi,bushixiangmushidewending,ershigeikeyanrenyuantigongyizhong“zuijibendewending”,jiyouyifentimianerwendingdexinchou,zheyinggaishiyoucaizhengdoudide。xianzaidewentishi,caizhengmeiniangeiyanjiusuotigongdewendingyunxingfeitaidi,zaochengwendingyujingzhengxingjingfeidebilishiheng。曾(zeng)当(dang)过(guo)中(zhong)科(ke)院(yuan)古(gu)脊(ji)椎(zhui)动(dong)物(wu)与(yu)古(gu)人(ren)类(lei)研(yan)究(jiu)所(suo)所(suo)长(chang)的(de)周(zhou)忠(zhong)和(he)认(ren)为(wei),(,)真(zhen)正(zheng)对(dui)基(ji)础(chu)研(yan)究(jiu)有(you)益(yi)的(de)长(chang)期(qi)稳(wen)定(ding)支(zhi)持(chi),(,)不(bu)是(shi)项(xiang)目(mu)式(shi)的(de)稳(wen)定(ding),(,)而(er)是(shi)给(gei)科(ke)研(yan)人(ren)员(yuan)提(ti)供(gong)一(yi)种(zhong)“(“)最(zui)基(ji)本(ben)的(de)稳(wen)定(ding)”(”),(,)即(ji)有(you)一(yi)份(fen)体(ti)面(mian)而(er)稳(wen)定(ding)的(de)薪(xin)酬(chou),(,)这(zhe)应(ying)该(gai)是(shi)由(you)财(cai)政(zheng)兜(dou)底(di)的(de)。(。)现(xian)在(zai)的(de)问(wen)题(ti)是(shi),(,)财(cai)政(zheng)每(mei)年(nian)给(gei)研(yan)究(jiu)所(suo)提(ti)供(gong)的(de)稳(wen)定(ding)运(yun)行(xing)费(fei)太(tai)低(di),(,)造(zao)成(cheng)稳(wen)定(ding)与(yu)竞(jing)争(zheng)性(xing)经(jing)费(fei)的(de)比(bi)例(li)失(shi)衡(heng)。(。)
受贿1883万余元,辽宁省原副省长郝春荣一审获刑12年
1982年,南昌飞机设计研究所找到南航飞机设计专业教授魏志毅和同事钱智声,请他们协助开展强-5定寿工作——强-5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是中国第一种强击机;所谓“定寿”,就是确定飞机的使用寿命。